【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网】著名作家田耳:我的电大生活
校园新闻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网】著名作家田耳:我的电大生活

来源:【】     更新时间:【2010年09月17日】     【打印本文

考上名字最长的电大
    我1995年、1996年参加了两次高考,都不理想,第一次考410分,第二次提高了60多分,仍然离本科线很远。考不上大学,连遗憾都谈不上。在考大学这件事上我被父亲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头一年没考好,父亲认为我是心理素质的问题,没有发挥好,让我复读一年;第二年也没有考好,我被调配到本地的电大。
    我读的那所电大名字很长,有十几个字,全称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校很小,几栋房子中间有个篮球场,整个加起来也只有一个足球场大,在湖南吉首市的郊区。其实吉首是湖南最小的一个县级市,形状也不规则,要严格地划分市区和郊区的话,市区就没有几条街了。我所在的汉语言文学班是当年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四五十人,绝大多数都曾有过复读的经历,有的还在很多县的复读班读过,所以,一进去不久就混熟了。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打篮球是学校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吃晚饭时总有人打,别的人端着碗围着球场看。整个学校不过一两百人,全都来看球,也不会很拥挤。印象深的是我们班男生普遍矮个,我们班女生高个的却蛮有几个。在校内打球,我们班男队打得不行,女队可以横扫别的班级,我们给女队加油助威时,阴盛阳衰的感觉很强烈。
    班上的课程排得很紧,除了双休,别的几天每天都有课。我最喜欢听刘玉民先生讲的《古代汉语》,本来这门课会是很闷的,被他一说就活了。当时我就觉得古文功力深的人,说话特别有力量,有感染力,甚至说是有蛊惑力也不为过。至今记得刘玉民先生讲课时摇头晃脑的样子,他脑门有点秃,清瘦,精神钁烁,说到诗律的时候模仿老辈先生唱颂,有点像道士。另外宋谋贤老师讲的《普通逻辑学》我也喜欢听,别人听着很枯燥,但我一听就上了瘾,后来还专门搜罗逻辑学方面的书看着玩。班主任谢云莎是个很严格的老师,她经常来组织课堂纪律,感觉有点读高中的味道。
    我一直要求坐在班上最后一排,最里一座。教室是定死的,我们班三年都是用4楼402教室。谢云莎老师搞不清楚我为什么喜欢坐在后面一排,但一直都答应让我坐那个角落。原因我当然不便向她说,有些课我听不进去,排斥。我一直有些任性妄为,听不进的课或者觉得老师说得太慢,会受不了,自己拿着书看。我看书很快,并且有瘾,高中的时候碍于课业,看闲杂的书总有点不安心,进到电大可以敞开来看了。学校的藏书只有六七千册,觉得好书不多,想看的我都借了。离学校不远的一处街口是吉首摆地摊卖书的地方,我三天两头去那里淘,淘得多买得少,三年下来也有上千册。一开始没经验买了不少盗版书,拿回去看错字太多,才晓得正版盗版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