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我校组织全体党员及教职工到吉首烈士纪念馆以“学史明理”为主题开展体验式党史学习活动,党委书记肖明安上党课。校长向阳主持。
肖明安在党课中指出,知史以明鉴,阅古以至今,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中国革命孕育了湘西的红色基因,留下了信仰的种子,胜利的密码。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追忆革命历史,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烈精神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为学校开放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干部网络培训、终身教育等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湘西,笃定前行,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全体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全体教职工列队参观烈士纪念馆,追忆峥嵘岁月,牢记先烈遗志,续写未竟事业。本次活动使大家接受了一次体验式党史教育,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美德的同时,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开放大学发展新征程中贡献力量。(通讯员 岳蓬蓬)
我校党委班子召开“学史明理”专题研讨会
3月30日上午,我校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召开第一次“学史明理”专题研讨会,党委书记肖明安主持并率先发言,党委班子6名同志依次发言。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各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肖明安强调,党员同志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进一步明确我校办学定位,促进转型发展,并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学党史,抓实党建,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深入学习“四史”,牢记初心使命。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四个服从”;二要学党史,立德树人,明确办学定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扛起湘西首倡地开放大学的政治责任;三要学党史,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发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国家开发大学改革发展中抓住转型提质升级机遇。
随后,党委副书记、校长向阳,党委委员、副校长魏方平,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寂,党委委员、副校长龙晓颖,党委委员、纪检书记田际胜,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人事处长徐助跃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主题依次发言。
【典型推荐】
“惹巴妹”和她的“扶贫车间”
2020年11月24日,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的谭艳林满怀激动地在朋友圈写到:“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全国劳模’是至高的荣誉,亦是一辈子的责任!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读着这段质朴而铿锵的文字,看着那个佩戴着“全国劳模”绶带昂首挺胸喜笑颜开的姑娘,我会心地笑了。这不就是我认识的那个“惹巴妹”么?她个子并不高大,臂膀并不结实,是什么支撑起她“劳模”的殊荣呢?这得从她的创业之路说起。
“我只想帮姑姑找份事做。”问及谭艳林的创业梦,她如是回答。她说那时候穷,哪敢有梦想,只想谋得一份事做,养活一家人。
谭艳林出生于湖南龙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16岁的她不得不放弃了学业,跟着姑姑南下深圳打工。8年后,事业小有成就、工作顺风顺水的她,又为了照顾因伤致残的姑姑回到家乡创业,用尽积蓄开了一个小精品店。为了让姑姑打发时间,她设计了一些图案,让手巧的姑姑用毛线编织出产品,意外地获得了大批顾客的青睐。这激起谭艳林的创业灵感:“能不能专门开发传统手工艺品?如果能够打开市场,就可以安置县城里更多的残疾人和留守妇女,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用民族传统手工编织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谭艳林就此萌生了她的创业梦,从起初“我只想帮姑姑找份事做”变成了“我想为姑姑这样的残疾人、留守妇女谋份在家门口的工作!” 经过努力, 2011年,谭艳林的惹巴妹手工织品公司终于成立了,第一批员工中就有23名是残疾人。“惹巴”在土家语中是“美丽”的意思,大家都称心地善良谭艳林为惹巴妹。
创业伊始,员工技术不过关,第一批产品全部报废,谭艳林独自承担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举债回收了所有不合格产品,分毫不差地支付了员工报酬。她说“看到员工领工资的笑容时,也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员工们对此都赞不绝口,“艳林这个惹巴妹,好得很!”质朴的赞美里流露出乡亲们满满的感恩。
为了实现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谭艳林在湘西农村共创设了23个扶贫车间,吸纳1475人就业,帮助910个贫困家庭摆脱贫困。那个曾经不敢谈梦想的惹巴妹,如今成功地扛起了“让家乡贫困兄弟姐妹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的责任。如今,公司拥有500余款原创的湘西手工编织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近5000万。她自己也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
谭艳林生而平凡,却有一颗大爱之心;性本柔弱,却自强不息。她敬业专注,精益求精,以一己之力托起了湘西1400余名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的希望,点亮了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灯,生动地诠释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我想把湘西手工编织技艺推向世界,让民间手工艺产业化,帮助更多的人。”谭艳林的梦想在生长。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谭艳林决心带着“惹巴妹”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前进。“艳林加油,惹巴妹们,加油!”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