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者 | |||||||
姓名 | 李小攒 | ||||||
学校名称 | 河北省任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 ||||||
学校所在地区 | 河北省沧州市 | ||||||
学校所属省、市 | 河北省任丘市 | ||||||
单元概览 | |||||||
单元标题 | |||||||
小水滴里看世界 | |||||||
单元概述 |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扮演社会调查员、实验研究员、多媒体制作者、成果展示者等诸多角色,通过深入社区调查感受节约用水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根据对数学实验中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计算等活动证明节约用水的社会价值,进而制定相应的一系列节水措施,制作形式多样的宣传作品。老师将为学生模拟创设 “节约用水成果交流会暨家长会”的情境,届时各研究小组将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家长、老师、同学、学校领导等,展示本组数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与宣传作品。 | |||||||
学科范围 | |||||||
数学 综合实践 信息技术 品德与生活 | |||||||
适用年级 | |||||||
小学六年级 | |||||||
所需时间 | |||||||
8周 每周2课时 | |||||||
|
|||||||
课程标准 | |||||||
国家课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4~6年级) 1、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2、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 1、 走入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2、 积极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社会的情怀。 信息技术 1、 初步形成判断是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 2、 学会从不同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学会运用合适的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以支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1、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2、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
|||||||
学习目标 | |||||||
知识与能力: 1.用数学的方法获得用水数据并制成图表。 2、制作节约用水的电子宣传画、电子报、节水方案、倡议书、水地图等。 过程与方法: 1、主动进行探究、愉快合作,主动承担责任,增强与他人、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会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能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熟练掌握Powerpiont、Excel 、Word、Acdsee等软件的编辑应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理性地认识生活,逐渐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环保责任意识。 |
|||||||
框架问题 | |||||||
基本问题 | 当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将如何生存? | ||||||
单元问题 | 1、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2、我们可以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 |
||||||
内容问题 | 1、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2、怎样用数学的方法证明节约用水的价值?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节水措施呢? 4、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节水宣传? |
||||||
|
|||||||
评价时间线 | |||||||
|
|||||||
评价概要 | |||||||
在项目之初,通过填写已知-想知-学知K-W-L表,了解检测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制定实验活动计划,利用“资料的收集和解释列表”对学生实验活动时使用资料的情况作出引导和评价,利用“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合作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 ,鼓励学生自主与合作,利用阶段性汇报会来鼓励和监控学生学习进展状况。 在项目结束时进行终结性展示与评价,允许并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如:演示文稿、水地图、倡议书、节水方案、电子画册、电子报等,并由同学、家长、老师根据多媒体作品评价量规以及作品展示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 |
|||||||
|
|||||||
前需技能 | |||||||
1、会统计、会使用量筒或量杯读取数据、会看水表; 2、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包括文字处理,应用电子数据表制作图表及多媒体制作技术。 3、熟悉网络浏览,会使用Powerpiont、Excel、Word,具有博客或者维客的写作经验。 |
|||||||
教学过程 | |||||||
活动前驱:观看影片,畅谈感想(第1—2课时) 充分发挥想象,当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将如何生存?提出单元问题,准备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可以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在线观看视频资料《美丽的大脚》和《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将自己的感想记录到个人博客中。Google文件使用指南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资料查阅了解我国、我市的水资源现状,然后将相关资料以文档、电子表格或者演示文稿等形式,通过Google docs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进一步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 观摩学习评估学生需求的演示文稿,使用k-w-l表并讨论单元需求。告诉学生老师将使用这张表来评估他们的工作,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了解数学实验的方法和树立节水的概念。 在学生使用互联网,电子邮件进行调查研究时,提醒他们网络的使用规范和规则以保护自己。 活动一、合作实验——证明节约用水的价值(第3—10课时)
活动二:阶段性汇报会(第11—12课时) 学习资料收集和解释评价表和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和学生范例演示文稿。 制作演示文稿,交流各组研究思路和初级成果。汇报本组的人员分工情况、实验主题、实验方法,使用技术有效地和准确地展示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级和有效的组织,对收集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进行分析,对数据和推断的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科学阐述。通过交流,学习兄弟小组的学习创新经验,体会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完成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合作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综合大家的研究成果,在博客里撰写反思日志。 活动三:制定节水方案,制作节水宣传作品(第13—14课时) 利用Powerpiont 、Word和Acdsee等软件,设计并制作节约用水宣传作品(任选其中两项)
活动四:作品发布交流暨家长会(第15—16课时) 学习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电子小报评价量规和作品展示评价量规。全体与会人员欣赏学习作品,接受一次节约用水再教育。根据制定的各项量规,综合学生、教师、家长、校领导等的评定成绩评选公布优秀作品,并将这些作品上传到校园网进行共享;向与会的家长赠送节水宣传资料;填写K-W-L表,再次回顾本单元活动伊始老师提出的单元问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可以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通过此次项目学习,对于节约用水你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与认识,请在博客里撰写自己的感想或者反思。 每组推荐1—2名学生参加我校即将举办的“节约用水知识竞赛”预赛。 活动延伸
|
|||||||
为差异性教学所做的调整 | |||||||
需要帮助的学生 | 1、给予更多的关注,参与具体的任务,如记录、做数据表,写个人活动日志等,并安排相关同伴进行技术指导。 2、在学习小组的选择上,通过异质分组,选择一个稍强势的伙伴,但是,在能力上不会强很多,这样有利于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在学习任务的分配上,针对其原有特长进行分配。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再选择一些对他来说稍有难度的任务进行分配。 |
||||||
非母语学生 | 1、提供语言对照的项目指南。 2、给与更多的时间完成任务。 3、父母或者老师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任务。 |
||||||
天才学生 | 1、在小组中承担组织、指导的任务,保证全组有质量的顺利完成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管理意识和组织能力。 2、在项目完成要求上,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要求 以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承担更具挑战的任务, 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与主题相关的深入调查、开放性的任务等,如:为班级同学创作一份“节约用水知识竞赛”的试卷等,但是尽量不给予更多的老师指导。 |
||||||
|
|||||||
硬件(勾选所需的硬件) 计算机、因特网连接 | |||||||
![]() |
|||||||
软件(勾选所需的软件)电子表格、图片处理、网页开发、桌面出版物、网络浏览器、文字处理 | |||||||
![]() |
|||||||
印刷材料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 | ||||||
辅助材料 | 量筒或量杯、秒表、水表等 | ||||||
因特网资源 | 注:原提供网址已失效,请学员自行查阅相应资料 | ||||||
其它资源 | 合作伙伴、学生家长、社区住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