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人生目标、实现心中理想
——记湘西电大2003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王永胜
王永胜同志,1968年10月出生,苗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湘西自治州电大2001级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本科学员,2003年毕业,现任湘西自治州凤凰县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王永胜同志在银行工作有 14 年了,在工作中他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原有的知识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而他自己又立志要做一名金融战线上的合格战士,为振兴家乡的经济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因此继续深造的愿望在他心里已埋藏很久,苦于工作繁忙,难以有机会脱产学习。当得知湘西电大开办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的消息后,他便高兴地报名学习。不久他从一般科室干部提升为副行长,担子重了,工作忙了,但是他的学习劲头却更加足了。王永胜同志在确定了人生目标以后,用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一、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进入电大学习以后,王永胜同志丝毫没有 “混”一个本科文凭的想法,而是刻苦钻研每一门功课并且尽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工夫不负苦心人,他成功了,胜利了。
《邓小平理论概论》是电大每个专业都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不少学员对这门课是不大重视的。作为新提拔上来的副行长,王永胜把学习这一门课程与在单位带领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他写学习笔记6万余字,写学习心得12篇,虽然考试的时候比别人高几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的领会比别人深刻许多,在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王永胜知道,现在的领导不但在政治上要成熟,在业务上也应该是内行。有了在电大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有利条件,他在工作之余,认真地学习了中国农业银行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新的业务知识,把上网学习和电脑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做到一举多得,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ABIS和实用电脑操作方法,大大地满足了实际工作的需要,特别在加强对单位员工培训时,为广大员工树立了领导带头钻研业务适应新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的好榜样。
电大开设的课程每学期都在变化,王永胜的知识面也随着新课程的学习而不断扩展。《金融统计分析》、《市场营销学》、《宏微观经济学》、《现代货币金融》、《金融理论前沿》等等,这些课程对王永胜来说是又陌生又“熟悉”,他像海绵吸水一样,越学越有劲头,考试成绩的高分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他自己感觉到通过学习提高很快,对指导工作的作用太大了。他在单位是分管资金组织、市场开拓、资产负债和人事教育方面工作的。他运用这些宝贵的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边学边用。他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理解更加深刻,知道了为什么银行可以创造货币的原理,懂得了很多金融政策的科学依据,对银行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更加清楚。他发现自己比以前站得高,看得远了,看问题比以前深刻许多,单位员工都说王行长判断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实际动手也不比做具体工作的员工差。而他说,其实我并不比大家强什么,主要是我参加了电大的学习,多学习了几门课程,多了解些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
王永胜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收获也会更加大,无形之中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知识就是力量,电大助我成功
这是我们在采访王永胜同志的时候他反复说的一句话,两年来王永胜在工作上锐意进取,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顺利的完成任务。他通过学习《金融统计分析》、《宏微观经济学》、《现代货币金融》、《金融理论前沿》等课程,充分地认识到,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随着经济的开放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金融的运行与发展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金融工具每日都在创新,以满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无论是为了今后的特殊需要而储蓄,或者是为了财富的增长而投资,还是为了防范风险而重新组合资产,都可以在金融机构找到你所需要的金融工具。而作为金融机构,组织资金,防范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贷款的准入、贷后的管理、贷款的按期收回都需要做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他通过《市场营销学》这一课程的学习认识到银行作为一个企业,目标的制定可以使企业实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战略任务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协调的发展;企业目标可以提供行动指南;企业目标能建立企业风格,改进企业的公共关系;企业目标可以用作衡量企业的效益。他在具体的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取的了很大的成绩。
(一)以组织资金工作为轴心,抓“补血”工程建设,各项存款稳步增长。资金是立行之本,兴行之源,是银行的血液,是最能体现银行实力的主要标识,而存款是资金来源最直接,激励机制最有效的渠道,因此,他十分明确,作为金融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机构无论何时都应该把资金组织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在“早、激、优、新”四个字上他做出精彩的文章。
在资金组织工作中,他的行动突出一个“早”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年新年伊始,他组织的工作会议就是资金组织会,让广大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全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在对员工的考核上突出一个“激”字,年初制定的考核办法中,加大了存款的占分比例,用以引导网点业务工作要向资金组织工作倾斜,并且明确了奖励政策和处罚措施。由于办法得力,充分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员工对资金组织工作的热情。对于银行的服务工作,他提出突出一个“优”字。两年来,全行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宣传活动,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广大客户的青睐,使银行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储源不断拓宽。两年来全行共走访客户1280户,为客户书写春联658幅,上门代收学费62人次,金额3280万元。对于营造单位环境他提出力求一个“新”字。一是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二是给顾客创造一个办理业务的舒适场所,要把打造一个良好的营业环境作为吸引客户,增强同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两年内,抓了对四个网点进行了改造,使全行的经营网点基本实现了五个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内部环境统一、着装服饰统一、服务功能统一、服务质量统一,银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企业形象不断攀升,为资金组织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工作到位、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两年来全行的存款工作一直在同行业中处于主动地位,存款余额呈稳步强势增长,各项存款净增6700万元。
(二)加强资金管理,灵活调动资金,减少无效资金占用和系统内利息支出。在分管债务业务的这块工作中,他把增效作为第一重点来抓,始终树立增存减帐就是效益的观念,在狠抓归还上级银行借款时,明确写出各网点的库存限额,减少无效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程度,今年系统内付息比去年减少362万元。
(三)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员工培训,促进业务经营的发展。
1、深化人事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任用能人、贤人。近年来,因为改革员工的岗位变动大,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他制定了人员调整方案,得到党委通过。根据方案,调整中层干部16人,一般员工9人,一大批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部门的负责人,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业务的持续发展。例如谭红林同志由营业部调到储蓄所当主任以后,因为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所员工积极工作,短时间内遏制了存款下滑的局面,至2003年末储蓄额较年初净增485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51%。与此同时员工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加强,所容所貌大有改观。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保证三大工程的实施。王永胜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入世和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在激烈的竞争中,人的因素显得尤其重要,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他运用在电大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相关科室一道制定了全行员工年度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两年来共组织员工培训12次,参训人员达全行员工的60%,确保了CNC的高质量登陆和ABIS的顺利切换并正常运行。
3、以为基层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为切入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王永胜同志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人事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与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他在工作中十分注意与员工思想的沟通,经常有针对性地和员工交心,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增强了全行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方面是成功的,特别为忙碌在工作岗位上的青壮年提供了学习深造的机会,如果说免试入学是吸引力,那么学分制就是压力,而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是推动力。在这些力量的作用下,人才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发展。